加拿大有十個省份, 三個特區, 所謂特區就是人口少, 但土地面積很大的地方,
因其稅收無法支付地方建設, 故土地擁有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有,
而且原住民有特別的補助.
對這三個特別地區, 以前總覺得遙不可及,
沒想到我們今天在一天之內, 同時跨兩個地區, 超級興奮!
西北特區的面積約1百17萬平方公里,約等於台灣32倍大,
總人口則只有4萬2千8百人。
其首府所在地為黃刀鎮(Yellowknife),人口即有1萬9千人人。
Yellowknife在西北地區的東南方, 與Inuvik之間的航空距離達二千公里,
兩地之間的貨運主要靠McKenize River。
在北美, 只要到了不同州或省, Highway的里程標誌或重新標示,
所以我們從Yukon到Northwest Territories, 路邊的里程標示又重新算起.
不僅如此, 因為西北地區的Time Zone屬於Mountain Time, 所以時間必須調快一個小時.
現在我們正在經過西北主要的山脈Richardson Mountain,
此為洛磯山脈最北的山脈, 這是一個分水嶺, 在Yukon的河流都是流向Yukon River,
而經過這裡以後的河流卻是流向北冰洋.
過了Richardson Mountain以後就是麥肯錫三角洲了!
進入三角洲之前的觀景點, 因為沒有高山阻擋, 所以可以一覽無疑,
清楚看見麥肯錫三角洲.
一路上可以看見很多的Cotton Grass, 很特別.
要到最北邊的Inuvik, 需經過兩條河,
在冬天, 這兩條河都會結冰, 河上會搭一座冰橋, 車子可以從冰橋上直接開過去,
而從春天開始, 河水溶化, 則需靠渡輪才能渡河,
但渡輪開放時間一般在六月到十月之間.
第一個渡船口叫八哩渡輪口. 渡輪是免費的, 從早上9:15一直開到半夜12:45.
第一條河是Peel River, 河面不是很寬, 約須十分鐘即可渡河.
這艘渡輪叫Abraham Francis, 約可裝載六輛車,
但如果有大貨車, 可能就只能再容3輛小車了.
八哩渡船口之所以叫八哩,
是因為此處距離下一個城市, Fort McPherson有八英哩, 因而得名.
在Fort McPherson, 開始出現高架屋,
這種屋底下架空的房子, 主要是為避免人類生活中所用到的熱氣破壞了永凍層(Permafrost), 因此把房子架空.
來到第二個渡船口: Tsligehtchic.
這裡的時間和前一個一樣, 但是因為要渡的是MacKenzie River,
河面較寬, 而且是在"兩岸三地遊走", 所以耗時較長.
渡輪緩緩入港, 也是只能裝6輛車左右,我們決定先去那第三地(Tsligehtchic)探探.
Tsligehtchic連一個小鎮都構不上 , 實在是小,
但卻有遊客中心, 教堂, 遊客中心還有.....沖水馬桶啦!
繼續回碼頭再等我們的船.
過了河, 再開127.9公里就到iInuvik, 我們的終點站了!
Ya, 經過了七天的長途跋涉, 終於到了!
下一篇:
感覺好像開到火星了。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7/29/2011 12:57:38]開七天就像開一個世界, 尤其是"前途"未明, 剛上Dempster Hwy那天開起來有點擔心.
這裡竟看不到一點兒冰耶!!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7/29/2011 12:58:25]你一定不會相信, 全程就屬最北的Inuvik最熱!
看到高架屋讓我莫名感動起來!! 為了保護自然風貌 人們是應該做些調整 (這種調整 談不上犧牲 卻可以 把美好的大自然好好保存 留給後代好多好多人繼續欣賞)!!
回覆刪除河上渡輪那張照片 真的美極美極了!!
[版主回覆07/29/2011 13:00:20]本來我以為是怕積雪所以把房子墊高, 沒想到是為了怕破壞永凍層, 這樣才能讓我們這些人有機會拜訪!
果真是人煙稀少的地方~~~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7/29/2011 13:01:04]很少, 連路上的車都很少.
你們是坐飛機到定點,然後再租車?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7/31/2011 15:09:18]我們是一路從白石開車來回的.
嗯...北邊都是石子路嗎?
回覆刪除我前2周花了12天把東部6省都走了一遍
中部2省跟北方3特區要留待下次征服了
[版主回覆08/04/2011 13:00:57]最北的那段七百多公里都是石子路, 其他都還好.
東部那六省12天走的完嗎? 你們平均一天都開多少?
12天是有點趕,15天會較剛好
回覆刪除約計開了6500公里
所以一天平均開5小時還好啦
最少的一天才開3小時說
最東的NL省其實只有去 Newfoundland 島而已
this kind of trip is probably once in a life time
[版主回覆08/12/2011 14:29:54]Yes, just like our trip to North Arctic Circle, we won't do it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