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海外資產申報


很多新移民來, 對於海外資產的申報一直都有疑慮, 不知怎麼申報, 甚至有人誤以為, 海外資產申報是向政府預告自己在海外的資產有多少, 以便將來將資金轉入加拿大時, 可得到政府的認可並可免稅。其實這種觀念是錯的。


 


根據稅法, 海外資產在10萬加幣以上, 並且因為這些海外資產而產生Income時才須申報。  而海外資產包括: 土地, 房屋, 信託, 基金, 貴金屬, 專利, 銀行存款...等。


 


申報海外資產時, 要以市場公平價格為基準來申報.  所以應該要有的單據在報稅時最好準備好, 連平常從海外匯款進來的單據也最好預備好, 但不用把單據寄給稅捐處,  除非稅捐處查稅才要拿出來。 


 


新移民在報到的那一年不需申報海外資產, 第二年才開始申報即可。 申報海外資產時請附T1135表格:


 


http://www.cra-arc.gc.ca/E/pbg/tf/t1135/README.html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技術移民計分制 將大改



技術移民計分制 將大改

[世界新聞網 2/14/ 2011 ]

 






移民部長康尼13日透露,聯邦政府的技術移民計分制度將有大改動:一方面對於本國有實際需要的勞工類別,將在移民計分中降低其學歷要求;另一方面對於專業人士,則提高其語言能力要求。

 


康尼表示,為了讓技術移民(Skilled Immigrants)更成功地融入本地社會,他希望在今年稍後修改這類移民申請資格的計分制度(points grid)。




他說,對於有實際需求的技術勞工,擬放寬其學歷等方面的要求,即使沒有大學學歷或語言能力尚待提升,仍可望取得足夠分數,達到申請門檻。




另一方面,對於專業人士如醫生、工程師、會計師等,則擬進一步提升其語言能力要求。




康尼解釋,對於一些「職業技術」(trades)勞工,加拿大有龐大而且持續成長中的需求,但這類勞工往往因為沒有大學學歷或只具備相當有限的英、法語能力,因而在計分中無法過關,政府應改弦易轍,「更有彈性地處理」。




技術移民資格的現有計分制,包含教育水平、語言能力、工作經驗等多項評鑑標準,各項目下取得的分數加總起來起碼達到67分,才符合資格。




聯邦政府於2008才大幅修改了技術移民計分制,其中最大的改革,是將合乎申請資格的職業類別限制為38個。




康尼又指出,在原居地接受教育的專業人士,來加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在語言能力,因此聯邦政府擬進一步設法鼓勵具備高英、法語文能力的專業人才申請來加。




目前技術移民申請者都必須通過英語或法語能力評核,一般是提供標準測試的成績,以證明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




康尼一再強調,聯邦政府的目的,是甄選那些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移民,並協助他們裝備好那些讓他們一抵步即能獲取成功的「工具」。




康尼指出,技術移民最可能達致成功的中一種途徑,就是來加之前即已獲得本地僱聘,具備這種條件的技術移民,抵加三年後所達的平均年薪,高達7萬9200元。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T-Slip


每年二月, 各公司或銀行金融機構或政府社會福利部會陸續寄出扣繳憑單, 今天來介紹幾種常見的扣繳憑單:


 


T4  :  薪資扣繳憑單


          一般沒有超過$500的薪資, 僱主可以不需給T4, 但是納稅人仍然要申報


 


T3 : 基金買賣所得


        可能是賺也可能是賠, 不論賺或賠都以50%拿出來計算


T5 : 利息或股利


       100%需要申報


T4A: 所有跟退休金, 老人年金, 老人福利有關的憑單, 如: T4A(P), T4A(OAS),T4A(RSP), T4A(RIF), T4A(RCA)......


 


RRSP : 憑證是由銀行或所購買RRSP的機構提供


 


RC62 :  UCCB (幼兒託兒補助金)


                  由夫妻中收入較低的申報.


 


這些是比較常見的收入申報單據, 統稱為T-slip.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2010小學評鑑出爐

最新的BC省小學評鑑報告今天出爐, 詳情可上網察看.

http://britishcolumbia.compareschoolrankings.org/elementary/Default.aspx

完整PDF版評鑑資料:

http://britishcolumbia.compareschoolrankings.org/pdfs/Fraser_Institute_Report_Card_on_British_Columbia’s_Elementary_Schools_2011.pdf


[世界日報 2/8/2011]

卑詩小學排行榜出爐,前十名全由私校包辦,只有一所公校擠入前20名。菲沙學會(Fraser Institute)指這項評比提供家長及納稅人了解學生學習成效,有助各校改善教學品質,但卑詩教師聯會(BCTF)指稱這項評鑑標準可疑,毫無公信力可言。


菲沙學會根據小學四年級及七年級學生數學及英文讀寫等基本學能測驗(FSA)成績所做的卑詩省875所小學最新排行榜出爐,一如往年,私立小學再次獨占鰲頭,共13所(詳見附表)以滿分10分的成績並列第一,其中6所位於溫哥華市,列治文、素里、高貴林、楓樹嶺各一所。




唯一擠入前20名的公立小學為阿伯斯福特(Abbotsford)的國王傳統小學(King Traditional Elementary),該校以9.8的高分與其他三所私立小學並列14名。




有別於以往,菲沙學會今年特別列出五年來進步最快的學校排名,其中15所為公立學校,且分布省內各地。




該 學會學校表現研究計畫主任考利(Peter Cowley)表示,這些進步最快的學校中,家長年收入差距頗大,如其中位於乃磨市(Nanaimo )的Fairview社區小學,家庭平均年收入才2萬6000元;有的學校ESL學生比率高達57.9%、原住民學生30%或特殊教育學生比率達17%, 但學校排名在過去五年都取得顯著進步,證明任何學校的教學成效都有機會獲得改善。




考利強調,省民對改善教學成效普遍關注,而菲沙學會的評鑑報告是目前唯一可取得的客觀工具。




這項卑詩小學評鑑報告要點尚包括:


●私立小學過去五年平均成績為8.4,高於公立學校的5.9;平均成績高於9的私校有29所,公立小學只有5所;


●在全省875所小學中,29所公立學校及11所私立學校排名在過去五年顯著進步,但也有70所公立小學及3所私立小學顯著退步;


●在家庭所得最低的四分之一學校中,有33所公立小學及10所私立小學學生的五年平均成績高於全省平均。




這項小學排行從2003年開始以來普遍獲得省內家長的關注,光是去年就有24萬份個別學校報告及成績比較表從學會網站上被下載。




BCTF 主席藍貝特(Susan Lambert)則呼籲家長不要理會這份排名報告,她舉實施一夫多妻制的豐富村中小學(Bountiful Elementary Secondary School)連頒發中學畢業證書的資格也沒有,竟在這項評鑑中名列全省第一,可見這份報告完全不可信。




正在角逐新民主黨(NDP)黨魁一職的狄德安(Adrian Dix)則指稱,菲沙學會只是希望藉著這項譁眾取寵的評鑑占據媒體頭條位置,為該會爭取更多經費而已。



=============================================================


家長:數據僅供參考


 

[世界日報 2/08/ 2011]






菲沙學會(Fraser Institute)一年一度的小學評鑑7日出爐,一如往常評價兩極。卑詩教師聯會(BCTF)仍然針對這項極具爭議性的評鑑公開不表支持,但多數家長則認為此類數據僅供參考,對於孩童的就學狀況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在 875所學校評比中得到57名的西溫Hollyburn小學家長蕾瑪(Reema)表示,她本身支持小學評鑑的檢測依據之一「基礎學能測驗」(FSA), 但不認同將學能測驗的標準來斷定一個學校的好壞。她認為學能測驗和小學評鑑不能混為一談,若要評比學校好壞應該交給政府單位來執行,而非類似菲沙學會的私 人機構。她同時表示,菲沙學會沒有任何立場來評斷學校的優劣。


排名213名的素里市Dorothy Peacock小學家長鄭先生則指出,小學評鑑僅供參考,影響不大。他認為評鑑並不會改變孩子就學的情形,也不會因為學校評比好壞而轉學。他指出,學校評 比不能代表所有學生的表現,因為好學校也會有成績不好的學生,相反地,假若學童努力向學,在評比較差的學校同樣會孕育出成績優良的學生。


正 在為孩童辦理轉學的陳先生說:「評比歸評比,但是看的人必須要有智慧。」陳先生表示,他個人對「基礎學能測驗」表示支持,也認為大部分教師為公職人員,本 來就應該接受評比。但是此類評比是否會以偏概全,或是除了「基礎學能測驗」為依據外,其他的衡量標準為何應該公布給所有家長參考。他同樣認為此類評比僅供 參考,該如何解讀就要看家長的智慧了。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什麼狀況需要報稅?

報稅季節又開始了, 在加拿大十年, 我一直都是自己報稅, 今年有機會紮紮實實的上了三個月的稅務課程, 讓我對加拿大的稅務有了通盤的了解, 趁報稅季剛開始, 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基本的慨念.


 


加拿大要求所有居住滿一年以上的"居民", 都有報稅的義務, 這裡所指的居民, 不一定是有加拿大移民身份的居民, 而是居住在加拿大滿一年的所有人, 年紀在18歲以上, 有收入的, 一率都要報稅.


 


或許會有人問: 「如果我沒有收入, 是不是就不用申報了呢?」  答案是不一定, 如果你有以下的任何一種狀況, 就一定要申報:


 


■ 需要繳稅或退稅


■ 收到CRA(加拿大國稅局)的通知要求你要申報


■ 如果你要繼續領CCTB(牛奶金)或UCCB(幼兒補助金)


■ 如果你有處理資產出售(不論盈虧)或是應稅的資產利得(如: 基金, 股息或股利..等)


■ 需要退回多領的: 老人年金(Old Age Security benefit)或就業保險金的給付(EI Benefit)


■ 因為薪資或自僱所得超過$3500以上而需繳付CPP(加拿大退休金計畫)


■ 因為資產買賣的虧損, 可以申請來抵稅, 若今年用不到也還是申報, 並且申報遞延到以後扣抵


■ 想要維持RRSP(註冊退休金儲蓄計畫)的額度或繼續增加額度, 或是購買RRSP而可以扣抵當年的稅


■ 由RRSP支領來付的購屋計畫(HBP)或是終身學習計畫(LLP), 未依規定補回至RRSP, 則需當收入來繳稅


■ 當年收到工作所得稅務優惠(WITB)的預付款或想申請WITB的預付款


 


所以, 沒有收入, 但要繼續領社會福利的, 記得一定要申報個人所得稅喔!




另外, 第一年申報所得稅的人需要用Paper file, 也就是要用郵寄的或親自送到稅捐處去, 而不能用電子申報.


 



友善列印